看官们记得哇?
每年年终的时候《咬文嚼字》
都会发布"十大流行语"榜单
当然既然叫“咬文嚼字”
除了流行语
这本杂志也会帮大家抠抠毛病
这不今天它就公布了
一年一度的"十大语文差错"
我们记者周滢看了看
这些语文洋相
发现了一些蛮扎劲额么事
今天跟大家分享分享
戳视频看起来
↓↓↓


身份证号最后的"X"怎么念?
身份证上的号码最后一位是"Ⅹ"的话
应该怎么念?
是不是看官们不是念“埃克斯”
就是念"叉"
结果这些都不对!
居然念shí

根据国家标准《公民身份号码》,我国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,前6位为地址码,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,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,也就是在同一地址区域里,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所编定的顺序号,奇数分配给男性,偶数分配给女性。第18位为校验码,是按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,计算结果为"0、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"这11个数字中的一个。
但因为"10"是两位数,为了保证公民身份号码为18位数, "10"便用罗马数字"Ⅹ"表示。所以,这个字应该念shí最为妥当。


比如,应该读"六安"还是lu安?
"六"是多音字,它除了读liù
用于地名的时候读lù
如江苏六合、安徽"六安"



2021年,接种疫苗是头等大事
遗憾的是
不少人把"接种"疫苗
误读为"接zhǒng"疫苗

"种"是多音字:读zhǒng,表示事物,主要是名词,比如说种子,也作量词,指种类;读zhòng,表示动作,是动词,如种地、种植;读Chóng,用于姓氏。那么接种疫苗显然是动作,应读"接zhòng"。


这个词我们现在也经常用
血脉喷(pēn)张
乍一听好像也没啥问题
打字也很顺啊
输入法直接联想出来了
但喷就是口字旁的喷
其实这是错的
正确的写法应是"偾张"

把喷的口字旁换成单人旁,读fèn,指亢奋,"偾张"指扩张突起,"血脉偾张"意为血液流动加快,血管膨胀,青筋鼓起,多用来形容激动、亢奋、激情。
而"喷张"指张裂喷射,"血脉喷张"也就是鲜血喷射……个肯定伐对来。


行拘是行政拘留
刑拘是刑事拘留
差之毫厘谬之千里




2021年底,新毒株奥密克戎造成国际疫情继续扩散。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疫情“蔓延”误作疫情“曼延”。
曼,本指长、远。曼延,指连绵不断,描写的是静态对象,如“群山曼延”。蔓延,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、扩展,引申泛指向周围延伸、扩展,描写的是动态变化的对象。病毒扩散,应用“蔓延”。
另外,媒体上还有用“漫延”的。在指向四周扩散的义项上,“蔓延”“漫延”可视为异形词,现在多主张用“蔓延”。

“流行病学调查”(简称“流调”)工作中,个人行动轨迹是重点。在个人旅居史描述中,不少公告将“途经”误为“途径”。
“途经”,动词,意思是中途经过某地,如“从北京途经南京到上海”。“途径”,名词,意思是路径,多用于比喻,如“解决问题的途径”。
“途经”和“途径”语义不同、用法不同,把“途经中高风险地区”写为“途径中高风险地区”是错误的。

疫情防控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。如2021年12月23日,西安封城,封闭式管理期间,为保证群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,志愿者送货上门。一些媒体在报道中,将“生活必需品”误作“生活必须品”。
“必须”和“必需”都强调“一定要”。然而,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。“必须”是副词,只能跟动词搭配,不能与名词连用,不能构成所字结构。“必需”是动词,可以与名词连用,可以构成所字结构。“品”即物品,名词性成分,只能跟“必需”搭配使用。

2021年,“赓续红色血脉”的说法常见诸媒体,遗憾的是,不少地方将“赓续”误为“庚续”。
“庚”的常用义是指天干第七位,又指年龄,如“同庚”“年庚”。“赓”本义指连续、继续。典籍中“赓”多指歌咏吟诵的接续唱和,如“赓咏”“赓酬”“赓韵”等。如今,“赓”指继续,“赓续”是同义连用,复指强调。
现代汉语中“庚”不表示继续,“赓续”不能写成“庚续”。
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里,陈独秀曾说过“二十年不谈政治”,第27集中李大钊说道:“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。”其中,“有失偏颇”有误,应改为“失之偏颇”。
“有失”即失去,强调的是“失去”的对象,与褒义词连用,如“有失公正”,就是指失去了公正。而“失之”的“失”指失误、失当,“失之”分析的是失误的原因,与贬义词连用,如“失之狭隘”。“偏颇”指偏向一方、不公平、不公正,因“偏颇”而造成失误,当称“失之偏颇”。

2021年,中国精心筹备北京冬奥会。中国人对冬奥会寄托了很深的情感,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将冬奥“情结”误成了冬奥“情节”。
“情结”指很深的情感,深藏心底的感情,如“思乡情结”,或指心中的感情纠葛,如“化解不开的情结”。“情节”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,如“故事情节”,或指犯罪或犯错误的具体情况,如“案件的情节”。
中国人重视冬奥会,不遗余力地筹备北京冬奥会,寄托在其中的深情当然应称“情结”而不是“情节”。
过去的手写时代
错字泛滥成灾
现在的键盘时代
"别字"呈泛滥之势
而被输入法带跑
是现如今造成语文差错的一个特点
《咬文嚼字》
年年发布"语文差错"的目的
就是希望能最大程度唤起
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
还有对母语的敬畏意识
中国人说不对中国话
实在讲不过去啦~
看完大家也可以自查一下
这些语文差错,您犯过吗?
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
记者丨周滢、李书馨
编辑丨馨元
*本微信公众平台音、视频为独家制作,并享有版权,未经授权,不得匿名转载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本公众号。



关注“看呀STV”微信视频号,看更多精彩视频▼






(机器头条新闻 news.ji-qi.com)综合整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