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团队在若狭湾海底发现二战德国制潜艇“吕500号”
“吕500号”(上图)和“伊121号”(下图)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送交日本的潜艇“吕500号”,沉没海底数十年后,日前在福井县对开的若狭湾海底被发现。研究团队公开潜艇影像,可见它仍保存完好。有指该舰艇对日后提升日本潜艇技术有所贡献,而今次发现证明它的确存在过。
负责今次调查的“la plonge深海工学会”表示,由九州工业大学教授浦环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,上月18日起一连4天,利用渔船发出的声波探测,并在丹后半岛以东7至8公里的位置发现全长约77米的“吕500号”、由川崎重工业制造、全长85米的“伊121号潜艇”,以及由三菱重工业制造、全长76米的“吕68号潜艇”。它们于二战后在驻日盟军总司令部的指令下被击沉。
研究团队表示,3艘潜艇外形状态良好,以舰底贴在海底般的状态沉没在若狭湾内水深80至90米的位置。浦环表示︰“能从舰首与舰桥的形状,分辨出潜艇型号。由此可看出,曾协助提升日本潜艇技术的吕500号,实际存在过。”
吕500号的前身是德国潜艇“U511号”,负责向日本传输机密资料等,在1943年移交给日本军。它在抵达广岛县吴市后,移至京都府舞鹤市,在该处迎接战争的结束。
(机器头条新闻 news.ji-qi.com)综合整理。